产品描述


总算是搞清楚了, 7 种房屋检测类型的区别



【导言】


较近很多小伙伴们在朋友圈晒年会,晒年终奖,甚至晒过年回家相亲时刻表的,简直比万达的“小目标”还忙。


相信很多在工地的忙活一年的小伙伴,已经没有心情上班了。回家,回家,回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当然,估计还有很多人为年终总结而烦恼,小编熬夜整理了常见的房屋检测类型及其主要工作内容,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到做检测的小伙伴们,不管是年终总结,还是来年升职加薪。



1

房屋检测类型的划分


根据《房屋质量检测规程》规定,一般出现以下八种情况需要对房屋进行检测:




根据以上八种情况以及多年房屋检测经验,将房屋检测类型划分为一下七种类型:





2

房屋抗震鉴定




对房子的损伤、沉降倾斜、材料强度进行检测,并通过结构计算分析,判断房子是否满足规范规定的抗震需求。


 

检测内容


1)房屋建筑结构情况的检测与复核(没有图纸需测绘);

2)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和倾斜情况的检测;

3)房屋主要结构材料强度的检测;

4)房屋损伤状况的检测;

5)房屋改造方案及未来使用荷载的调查分析;

6)不考虑地震作用下房屋结构安全性的分析与评定;

7)房屋结构抗震性能鉴定(包括抗震措施鉴定和抗震承载力验算);

8)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参考文章


《看行业参与者如何做房屋抗震鉴定--项目实例分析(*)》



3

房屋安全鉴定




与抗震性能鉴定的区别是,安全鉴定有时可以不考虑抗震性能。


 

检测内容


1)房屋建筑结构情况的检测与复核(没有图纸需进行测绘);

2)房屋主要结构材料强度的检测;

3)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和倾斜情况的检测;

4)房屋损伤状况检测;

5)房屋改造方案及使用荷载的调查分析;

6)房屋结构安全性的分析与评定(考虑和不考虑地震作用下承载力验算);

7)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参考文章


《如何对房屋结构进行安全鉴定?它与抗震鉴定又有什么区别?----*经典案例解析》



4

房屋损坏趋势鉴定




通过监测判断房屋的损坏趋势,是一个监测和综合判断的过程。


 

检测内容


1)房屋建筑结构情况的调查(结构体系、及沉降缝等);

2)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和倾斜情况的检测;

3)房屋损伤情况的检测(针对地铁、房屋通道等深基坑施工对房屋的影响);

4)相邻工程概况的调查(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5)分析房屋变形敏感部位,布置沉降、倾斜及裂缝测点并测试其初始值(相邻工程施工前);

6)提出沉降、倾斜及裂缝监测报警值;

7)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参考文章


《终于弄明白了,房屋损坏趋势,完损鉴定,安全鉴定与抗震鉴定的区别》



5

完损鉴定




通过观察房屋的损伤情况,判断房屋的完损。有点像中医的望闻问切,通过观察,判断你的病情。


 

检测内容


1)损伤检测;

2)变形检测,包括倾斜、沉降。


 

参考文章


参照房屋损伤趋势鉴定:

《终于弄明白了,房屋损坏趋势,完损鉴定,安全鉴定与抗震鉴定的区别》



6

房屋结构和功能改变检测




对现有房屋结构、材料强度等检测,判断改造后是否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检测内容


1)调查房屋建造信息资料;

2)调查房屋的历史沿革;

3)检查核对房屋实体与图纸(文字)资料记载的一致性;

4)检查房屋的结构布置和构造连接及结构体系;

5)检查测量房屋的倾斜和相对不均匀沉降;

6)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参考文章


《温州房屋倒塌:让我们重新回归,思考房屋改造安全问题》



7

灾后安全鉴定




房屋受水灾、火灾及地震等灾害后,对房屋受损后的结构状况进行计算分析。


 

检测内容


1)确定灾害的程度,如暴雨系数、火灾温度场及地震震级及烈度等;

2)检测房屋损伤情况;

3)检测房屋结构体系状况;

4)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参考文章


小编没有找到好的文章,可以借鉴一下房屋安全鉴定参考文章。



8

优秀历史建筑评估检测




从历史保护的角度,对建筑进行检测评估。


 

检测内容


1)房屋历史沿革及修缮历史情况的调查;

2)房屋建筑结构情况的检测与复核;

3)房屋建筑特色及重点保护部位的调查(从业主方和历史房屋保护中心查阅相关资料);

4)房屋主要结构材料强度的检测;

5)房屋相对不均沉降趋势和倾斜情况的检测;

6)房屋的完损状况检测(重点保护部位及其他部位);

7)房屋修缮方案及未来使用荷载的调查;

8)房屋结构安全性的分析与评定;

9)房屋结构抗震性能鉴定;

10)对不满足房屋结构安全性要求的部位提出处理建议。


 

参考文章


关于优秀历史建筑,每个地方标准不一样,上海地区请参考《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

关于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5-18 土木检测


  

在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待解决,有些纯为科学技术问题,有些则与科学技术水平无关。在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为此就下面问题谈几点看法:


检测、鉴定工作的资质问题


表面上看资质不是问题,其实不然。任何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工作的开展均依赖于检测数据,若检测数据全面、详细和准确,其鉴定工作的科学性也越强,然而什么样的检测数据才具有法律效力呢?


根据“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计量行政部门对其鉴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也就是经计量认证,取得检测资质、具有CMA章的单位,用经计量认证的检测仪器经持证上岗的技术人员检测的试验数据,在其出具的检测数据上盖有CMA章的检测数据方具有法律效力,其它单位或各人提供的数据不具有法律效力。


而在实际工作中对建筑物安全性鉴定的资质问题似乎不完全明确,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的*组进行的鉴定工作和鉴定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提供的鉴定报告也具有法律效力,但问题是盖有研究机构、相关学术团体印章的鉴定报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则不完全清楚,有些地方的人民法院承认其鉴定报告具有法律效力,有些地方的人民法院则不承认其鉴定报告具有法律效力;由此而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该问题应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检测、鉴定项目的科学性问题


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由于建筑物建设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很多,涉及到的部门不少,如建设场地的地质勘察、建筑物的规划审批、设计、施工、监理及建筑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但本文主要探讨建筑物结构安全性鉴定工作中的有关技术问题。


首先是材料强度检测问题。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和检测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原因,检测工作中对所检测对象的检验数据的准确性问题本身可能就存在问题。


如在砌体结构建筑中砂浆强度等级的准确评定是较为困难的一项工作,其影响抽检数据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抽检部位、灰缝厚度、已使用的时间等),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已建砌体柱的抗压强度设计值的确定也是较为困难的工作,其目前尚未见到砌体柱原位试验测试技术的有关文献;

又如混凝土标准抗压强度的现场检测问题,不同的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经常存在不一致的问题;检测数量、检测部位的不同,同样也会影响检测数据。


其次,目前有关规范并不完善,相关数据处理的可操作性不易把握,尽管规范采用了数理统计理论,但由于问题性质的不同,其统计处理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岩体抗压强度检测样本数量的要求,标准与地方标准就不同,相同地点的不同检测单位对同一工程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同时按不同标准统计出的设计强度也不同,特别是样本变异性较大时更是如此。




总之,这类问题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例出,但应该指出的是检测部门提供的检测数据应该是科学的、公正的,每一个技术人员所提供的数据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存在的问题是鉴定工作的依据问题。设计规范有和地方的规范,也有不**业的规范,根据不同的规范要求,对同样的问题具有不同的抽样标准和评定标准,有时其检测数据的评定结果差异很大,问题是较终以那一本规范作为评定依据呢?目前不同的学者对其看法并不一致,设计单位、检测单位均希望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在已建建筑物受到损伤后,需对建设工程的许多环节进行检测、校核,其中包括对原设计文件的校核。在对设计文件进行校核时总会遇到一个问题,用什么计算手段对原设计计算内容进行校核呢?有些科技人员用PKPM程序、有的用TAT程序,有的用手算,随着不同检测部门的不同科技人员其校核结果均可能出现一定的差异,较后在对设计文件是否正确进行判断时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在复核结果同原设计文件相接近,而工程又有一定问题时,其判断更为困难(已排除了其它因素的影响)。目前有些部门对框架结构就用PKPM程序作为判断依据,而问题是用国内商业软件进行设计结果校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


对检测项目和检测范围通常是由委托方*的。实际上由于某一具体的工程项目包含许多相关子项目的检测,如对某一具体构件的有关项目的评定并不能较终保证构件(或结构)的安全性,委托方对检测项目和检测范围的*常带有人为因素的影响。


由于检测工作本身也是市场经济,检测费用是和检测项目相关的,检测项目越多,相应的费用也越高,为此甲方在委托任务时,一般是进行少数项目的检测,而被委托方也只能根据委托内容展开工作,从而可能会导致两种情况出现:

1)检测内容无法完全解决甲方所需解决的问题,从儿导致事故的原因不在检测范围内,或者检测项目不全,检测范围不能含盖导致问题的所有原因。


2)、检测范围内的有关检测项目可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而检测范围以外的相关检测项目不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从而造成委托方对检测单位的误导作用。当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后,检测鉴定单位和鉴定人均会承担较大的风险。


鉴定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物安全性鉴定或建筑物损伤程度的鉴定工作存在许多法律问题有待解决或有待科技人员去学习。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同的部门均可进行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工作,人民法院需对检测、鉴定人的资格问题进行审查,如前所述检测资质的审定应该问题不大,但鉴定人的资质又该如何认定呢?是否具有检测资质的人就有鉴定资质呢?或具有同的和工程师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就有鉴定资质呢?所有这些问题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其次是鉴定单位对所提供的鉴定结论承担多少法律责任呢?一般建筑物的鉴定工作均会产生相应的民事责任,主要是相应的经济利益问题。对于正确的鉴定结论当然勿需多言,但对于不完全妥当的鉴定结论,由此又产生了相应的经济利益问题时,其经济责任该如何认定,赔偿比例又该如何确定?


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委托方采用不正当手段,而误导了鉴定结论,由此而产生的一些法律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规范中有些条文的规定可能本身就不科学,或者有些*的个人观点通过规范的形式而强制执行,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又由谁来承担呢?


对于民事纠纷中关于建筑物的鉴定工作通常会由人民法院的法官来*鉴定单位或鉴定人,而对其它有资质的鉴定单位或鉴定人的鉴定报告采取否认的作法,这本身即不科学又不合法,这其中也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总之,在建筑物的鉴定工作中存在许多法律问题,以上所述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法律问题有待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解决。




几点启示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及过去的工程实践经验,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注意:


1)加强有关建筑法规的学习和研究,深刻理解建筑法规的具体内涵和外延,依法进行建筑物的鉴定工作。


2)检测、鉴定人员必须明确职责、依法办事,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加强对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学习。


3)增强科技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随着建筑行业的市场化,建筑行业的经济活动也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依法办事、提高自身素质是增强科技人员自我保护能力的较有效措施。


4)增强科技人员的风险意识。在建筑物鉴定工作中存在许多风险,如建筑物检测过程中的意外伤害、鉴定结论的风险性等等,不加强风险意识的教育,就是对自己、单位和社会的不负责任,较后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检测、鉴定工作一定要客观、公证。由于建筑活动的市场化、法制化,有意歪曲客观事实,为某一方谋利益的鉴定报告(或调查报告),较终是站不住脚的。科学和事实那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6)有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建筑物检测鉴定单位和人员的管理协调和与外部的协调工作,避免由于市场化而引起的不正当竟争行为从而导致的检测鉴定的不公证或违法行为,努力创早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



http://daixinpo.cn.b2b168.com

产品推荐